首页

艾彩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22:32:18 作者:“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浏览量:87343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天问二号探测器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顺利跑完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第一棒”。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白国龙 摄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单一型号运载火箭。此次任务是长三乙火箭第109次飞行,也是其首次挑战地球逃逸轨道发射。

  地球逃逸轨道高度高,火箭挣脱地心引力束缚所需的能量就更多,速度也更快。此外,发射窗口窄,入轨精度要求高,分离速度误差控制严……发射难关一项又一项,“劳模”长三乙火箭如何跨越重重难关,为此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搭天梯”?

  力气足:5.55吨运力精准匹配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一款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作为中国高轨主力运载火箭,该型火箭是“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兄弟”中“力气最大”的,特别是2020年实施“双提升”工程后,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5.55吨,与天问二号探测器质量要求更贴合,成为本次任务的“最优解”。

  飞得高:直达高轨,精准“投送”

  以往发射地球轨道范围内的载荷,火箭分离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千米。此次任务中,火箭分离时的速度需超过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才能使天问二号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逃逸轨道。

  不仅如此,目标小行星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弱、捕获难度大,这对火箭入轨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火箭入轨速度不仅要达到每秒11.2千米,每秒偏差也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探测器距离小行星百万公里的级差。

  火箭专家解释称,如果将火箭入轨比作投篮,这样的入轨精度,好比在上海投出一个篮球,要投中位于北京的篮筐,还要保证篮球入筐时的飞行角度和速度。

  为此,研制团队在采用迭代制导技术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末速修正技术,在分离前实时调整火箭速度、姿态等,确保探测器精准踏上深空之旅。

  靠得住:百战锤炼,飞行更可靠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型运载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它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卫星、天链卫星等“乘客”问鼎苍穹,保障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历经百战锤炼的长三乙火箭如今越飞越稳,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2018年,天问二号发射任务就“花落”长三乙火箭。“火箭性能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执行其他发射任务的同时,长三乙火箭也在一发发积累中为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打下更好的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亦朴说。

  谈到长三乙火箭长期稳定、可靠的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闽慷也表示,多年来,型号团队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可靠性提升,大大提升了长三乙火箭的整体性能与竞争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多样化的发射需求,为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遗产地面积72万公顷,缓冲区面积89万公顷,主要保护内容为巴丹吉林沙漠分布最为集中的高大沙山、丘间湖泊等地貌景观,填补了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

中央气象台三预警齐发 多省份有大风、寒潮和冻雨

刘女士:进去以后医生也没问我到底整不整,就直接给我开单子出来,然后把我的手机拿过去,就给我整了25000块钱贷款,那时候我就在犹豫,我到底要做还是不做,后来他们说都不说,直接给我送到手术台上做。

海南发布台风四级预警 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在寻找野生兰花的路上,杨柏云吃过不少苦,但他觉得很值。他说:“不同的兰花各有其特性,不同学生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像兰花那样,恃才不娇、得志不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

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施雷被“双开”

今年年初,北京市成立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立法专班,并启动相关立法工作,京津冀三地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协同立法持续推进。据悉,相关法规文本起草已经完成,并已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习言道|雪中送炭的兄弟情谊弥足珍贵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8日,日本正式通过2024年度预算,其中防卫费达7.95万亿日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创下历史新高。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